劳模传奇之四
“安徽凤阳有人搞分田到户了!”这个消息传到了陈家里,村里人都蠢蠢欲动起来。
其实,说分田到户并不确切。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率先吃的这只“螃蟹”,并不改变土地的国有性质,只是将国有的土地转手承包给了农户而已。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这种制度的名称就叫做家庭联产承包制。要将土地转手承包给农户,必然要冲破土地归集体所有的“禁区”,而把集体的土地一块块分割出来,承包给人。因此,有人误将它解读为“分田到户”,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安徽人可以搞分田到户,我们也来搞它一个?”一天,见了吴三,陈十三这样对他说。
“这,行吗?”吴三犹豫了大半天,说。
吴三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的。曾几何时,由刘少奇提出的“三自一包”的农村工作政策,其中的“包产到户”就曾被当作复辟资本主义的一个举措,进行过彻底的批判。连“包产到户”都不行,现在有人居然要“分田到户”了。
“人家唱花鼓戏的不是搞成了吗?”十三不依不饶地说。
“可我听说他们是立下生死状,也就是说,是冒着杀头坐班房的风险的。”
“可也没听说他们中有谁被砍头呀!就连坐牢的也没有一个。”
“我坐在这个位子上,不好出面。”吴三的口气有了松动。
“你不就是担心这狗屁的村民主任被拿掉吗?你全推到我身上就是了。我头上没有乌纱帽,人家也奈何不了我。”
“既然这样,你先去联络一下,如果大家都没意见,我们再来考虑分田的方案。”吴三下决心说。
于是,陈十三就走家串户地游说了起来。在他的游说下,整个村民小组,除了李大一户外,大家都赞同分田到户。
“整个村民小组二十一户,只有李大一户不同意。”十三对吴三说。
“只要大多数人赞成就行!分,今天晚上就来分!”吴三这一次却显出异常的果断。
分田到户的初步方案在村民小组会上征求意见,尚未正式定稿。乡里的书记闻讯,赶到陈家里来了。是谁去乡里告的密?大家的怀疑一致指向了李大,因为他是对分田到户唯一持反对态度的。
乡里的书记姓徐。徐书记一到陈家里,就直奔吴三家而去。
陈十三听说徐书记去了吴三家,马上屁颠屁颠地也赶往吴三家去了。
一进吴三家,便看见吴三被徐书记训得抬不起头。
十三于是上前替吴三解围说:“徐书记,这分田到户的事,是我一手在操办的。不关吴三的事。”
“你吃了熊心,还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带头瓦解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徐书记马上冲他放了一炮。
“我十三什么阵势没有见过?挂牌批斗,坐班房,我算都经历过了。大不了再挨几回批斗,再坐一次班房。”十三十分平静地说。
“你不要以为你的后台硬,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告诉你,你若犯了事,天王老子也帮不了你的忙!”
“我今天不跟你理论后台硬不硬的问题,我只想跟你说道一下这田该不该分的问题。大家伙合在一起吃大锅饭,有的人就滥竽充数,出工不出力,这极大地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点你徐书记不会看不到吧?”
“这点其他地方也有反映。”徐书记点了点头说。
“有人出工不出力,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这种体制,给他们心里存着的某种依赖思想的滋长提供了便利。反正我少做一点,那活人家也会替我干去的。把田分下去承包给个人了,那些人就没有什么好依赖的了。他如果还是出工不出力,受损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听你说得还真有点道理。”
“分田到户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为什么自留田里的庄稼长得要比集体田里的好?那是因为自留田是属于自己的,人家干起活来劲头就大,积极性就高。”
“你能保证承包了以后,田里的情况会比承包前要好?”徐书记仍然有点怀疑。
“这我们可以给你打保票的。”
“我说了还不能算数。这样吧,我先把你们的情况向上面反映。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我劝你们还是原地踏步,不要再往前走了。”
“我们听徐书记的。”吴三和陈十三都表态说。
谁知这一等就是一年多。徐书记再也没有到过陈家里,也没有传达上面关于“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任何指示。吴三到乡里开会,问起这事,徐书记的答复总是“再等等”。
陈十三等不下去了。选了一个日子,直接就去了县委大院。当他就要往里闯的时候,一名执勤的武警战士将他拦住了。
“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那武警战士毕恭毕敬地向他行了一个礼,问道。
“我找周作久,向他讨个说法。”陈十三气呼呼地说。
“周书记很忙,一般不接待来访。你有什么事情,去找信访办吧!”那武警战士把他当成上访闹事的了。
这一来可把十三惹火了,他对那武警战士说:“你去告诉那‘九角九’,就说有陈十四夫人的哥哥要找他!”
听了十三的这一番话,那武警战士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不仅是一个闹事上访的,而且是一个神志不清的上访者。于是对他说:“你的事情归信访办管的。我们要对周书记负责。”
“你对周书记负责,谁来为我负责?见不到他‘九角九’,我今天就不走了!”陈十三的牛脾气上来了,干脆在县委大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来了。
“你要等就等吧!反正你今天是见不到周书记的。”那武警战士对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没忘了给他泼点冷水。
“我就等到下班,看你‘九角九’出来不出来。”十三心里想道。
下班的时间到了,在县委大院上班的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县委大院。陈十三瞪大眼睛,将每一个走出大门的人都扫描了一下,还是没有发现自己要找的人。难道这‘九角九’今天没来上班?听那看门的说话的意思,他应该在这里上班的呀?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改天再来找人的时候,突然听见那看门的说了一句“首长好”,随即,老周出现在他的眼前,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老周也发现了陈十三,马上支好自行车,上前双手握住十三的手说:“十三老弟,你怎么在这儿?”
“我找你有事,这看门的不让进!”十三指着那武警战士说。
听十三这么说,老周走到那执勤的武警战士身边,对他说:“你忠于职守,不放闲杂人等进入县委大院,心可嘉。可这个人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是患难之交。以后他再来找我,你就放他进去,就说是我特许的。”
“是,首长!”那武警战士对老周行了一个礼,说。
“走,上我家谈你的事情去!”老周对陈十三说。
“老周,你这官升了,待遇怎么反而降了呢?”十三突然冒出这一句。
“你凭什么说我待遇降了?”
“按说你应该是古时的县太爷吧?你那八抬大轿在哪里?你恢复区委书记之前,尚且有吉普卡可以调动,如今升了县委书记,怎么反骑上这破脚踏车了呢?”
“这人上了年纪,身体就不好使了。体检时查出我有‘三高’,医生叫我要多运动。像我这种坐办公室的人,是难得有运动的机会的,只有上下班时可以这么运动一下。于是我回绝了专车接送,改由骑自行车上下班了。”
“要见你一面可真难啊!”
“这不能怪那小战士,他也是忠于职守。不过,以后要是再见我,就不难了。等下我给你一个号码。你有事情,可以在里头跟我说。要找我,也可以事先打个,我会出来接你的。你找我,不仅仅是为了见老朋友的面吧?”
“我还真有事情要找你。”
“是为了陈家里搞分田到户的事情吧?”
“你怎么知道的?”
“像这种大事情,我能不知道吗?告诉你吧,你们这次的祸可闯大了。”
“我们只是提出了种田人的最基本要求,有什么祸可闯的?”
“因为你们所触及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党中央里头,对它持肯定态度的人有之,对它持反对态度的人也有之。双方的意见相持不下。就在我们县的五大班子里,意见也很不统一。”
“那你是支持派,还是反动派?”
“我当然是和你一条心的了。”
“那你发个指示,让下面照着去做就是了。”
“那不成一言堂了?我们现在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有重大的事情,都要五大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
“这样,你说出来的话还顶用不?”
“这要看是什么事情。如果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我说出来的话还是顶用的。就比如说,你们陈家里搞分田到户的事情反映上来后,反对派建议对你们进行批斗。此事被我以‘上面还没有定论’为理由,给压下来了。”
“这也就是说,分田到户这件事,基本上是没戏了?”
“听说邓小平同志最近发了话,肯定了万里同志在安徽搞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试点。我相信,中央很快会就这件事情,作出重大决策的。”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这种事情,可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谈点别的吧,我的那位得意门生,你的儿子陈继祖,他大学该毕业了吧?”
“马上就要毕业了。他想去考什么研究生。”
“年轻人有志向,这很好。你们做家长的,应该支持他。”
“我说你要考就考吧。可那头发长见识短的婆娘说,早点出来工作,就可以领到工资,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看来你们的日子过得还挺紧巴的。”
“这大锅饭吃得人心都散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农民的收入能提高吗?我们的生活能过好吗?”
“要不要我给你们接济一点?”
“不用了。你接济了我,但接济不了陈家里的人,更接济不了整个县的农民。我们需要的不是接济,而是给我们政策!”
“这话是没错。怎么样,去我家里,让你嫂子给你做大鱼大肉吃?”
“等了将近二十年,终于可以吃到你的大鱼大肉了。”
“到时悠着点。可别吃坏了身子。”
……
公元一九八二年的一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制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着。十三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不安分的陈十三,又开始为陈家里寻找致富的门道而操心起来了。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给大家吃了定心丸,陈家里人可以明目张胆地搞分田到户了。
陈十三一家两口,分到了一亩半的水田,近四亩的旱地,十几亩的山林。他把水田拿来种双季水稻,所产的稻谷用来自给;把旱地用来种番薯和萝卜等,用它们来喂猪。要是手头紧了,就到自己的山上砍几棵树来卖。这日子虽然过得不怎么舒坦,勉强还对付得过去。
但是,陈十三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好的农村政策,可以放开膀子来干,没人会来揪你的小辫子,也没人来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如果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混不出个模样来,那真是枉对党的农村好政策了。
如何利用既有的资源来发家致富,成了陈十三一段时间考虑的中心问题。为了这个问题,他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就是跟婆娘干起私活来,满脑子想得还是发家致富的事。
听人说,如今的猪肉价格大涨,养猪卖肉定能挣到大钞票。他于是东挪西借,凑了点钱,买来了二十几头猪崽。他和婆娘于是当起了猪倌。
养猪这活儿除了脏外,还特累人。首先要保证猪的吃食一日三餐不断顿。猪的青饲料好解决,田地里种的萝卜的根和叶、番薯的藤和块根,都是喂猪的好饲料。就是人要累一点,光那猪食,一顿就要煮好几锅。后来听人说,青饲料喂猪,还是让它生吃的好。这一来,可省了不少的事。但效果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光吃青饲料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将猪整头出卖之前的一两个月,要设法对猪进行催膘。要让肉猪多长膘,就要喂给它们精饲料,如玉米粉、麦麸、谷粉等等。好在田里出产的粮食,自给还有盈余。于是把它们都变成了精饲料,全部喂给了猪八戒的子孙们。
经过将近一年的辛苦劳作,到了旧历的年底,该是将它们出栏的时候了。但如何将它们卖出去,倒成了一个问题。
这时,他想到了老周留给他的。自打拿到了老周的号码后,陈十三回到陈家里,就让电信公司的人拉来了线,装起了。有事没事的,总要和老周在里聊上几句。
“去找一下老周,他或许会有点门道。”十三这么想着,于是拨出了老周的,向他介绍起了自己养的猪来:“我这猪吃的全部是自己田地里出产的东西,而且是半放养的。”
“这么说,你养得是纯种的土猪。这种猪肉城镇里的人很难吃到了。它肯定会受人欢迎的。这样吧,我给屠宰场打个,跟他们约个时间,你亲自去和他们的头儿讲价钱。物以稀为贵,在谈价钱的时候,千万要抓住这一点不放。”
听说是县委周书记介绍来的卖家,屠宰场的头儿不敢对他有丝毫的怠慢,又是敬烟又是奉茶,简直要把他当成座上宾了。
谈判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屠宰场的头儿决定以高于普通生猪近一倍的价格,来对他的猪进行全部收购。
屠宰场的运猪车直接开到了陈家里,十三婆娘说难得有这么好的价格,要将二十几头猪全部卖出去,一头也不留。陈十三硬是留下了一头。
这二十几头猪卖出去,每头的价格是一千多元,除去买猪崽的每头四百来元,净赚了六百来元。二十几头猪就是净赚一万两千余元了。
为了表示对老周的感谢,十三在将留下的一头猪宰了过年的时候,专门为老周留了一条猪腿,并且亲自送到了老周的家里。老周也不客气,就将猪腿收下了。十三要告辞回家,老周硬是塞给了他三百元钱。
共 28654 字 6 页 ... 转到页 【编者按】以凝练厚重的笔触刻画了改革开放之后的陈家里发生的新变化。作为老劳模的陈十三,对市场前景的敏锐把握使不甘平庸的他再次做了其中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崛起,期间经历的一切波折也应运而生。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入现代化的商战领域,对文化知识匮乏的农民来说,困难可想而知。两代人文化意识之间的差异,小农意识与宏观世界的对比,艰苦年代里建立下的深厚友谊,创业成功之后贪欲引发的弊端,以及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等等一一囊括其中,引人深思。篇章既有对农民质朴本性的抒写,又有对廉洁干部不动声色的褒扬,间或着对农村改革体制产生的忧患意识,和对整个社会环境的人文关怀,使得篇章具有了社会与现实意义。结尾升华了主题,新旧劳模身份更迭的同时也代表着旧体制的淘汰与新观念的树立。文笔洒脱隽永,架构平稳沉潜,线条明朗细腻,凸显了作者对文字超强的驾驭能力。一篇讴歌新社会,树立新农民形象的文章!佳作共赏!【:紫玉清凉】
1楼文友: 11:42: 2 文章涵盖了许多社会层面,以沉潜老练之笔触,将人物命运以及个性铺展在改革开放这块大的历史幕布上,他们的行动轨迹因此而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期间既有从那次运动走出来的老干部的廉洁展示,又有旧劳模在新体制下的奋斗与搏击,虽无硝烟,却依然令人心弦震颤。喜欢老师文章里这种积极向上的劲头,对弊端与负面点到即止,不过分渲染,而是用一种理性并且宽容的态度对待,值得借鉴与思考。问候老师秋安!祝老师文安笔祺!
2楼文友: 11:46: 8 感觉,这不是个人的传奇,而是一个历史改革的传奇。将开放以来农民从观念到生活上的变化一一呈现,给人一种鼓舞振奋的感觉。再次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回复2楼文友: 12:28:55 非常感谢您精到的编按和评论。祝编安!
大庆白癜风好的医院勃起功能障碍吃什么药好
灯盏花产业论坛
- 上一页:河流记
- 下一页:他霸占了父亲皇后死后留下的四位皇后却全被
-
蔚来成全球性首家三地上市车企!中概股大回流,香港、新加坡竞逐激烈
中的概股转至狂潮继续奔涌,蔚来(09866.HK;NIO.NYSE;NIO.SI)5年初20日登陆亚洲...
2023-10-11
-
工厂用光排管涡轮
白光排管散高热器为钢管结构,焊接方法保持稳定准确,防腐工艺优良,它可...
2023-09-30
-
创意彩绘扮靓聊城东关时尚民权路
新闻记者 赵立翠 3月17日,烟台市开启东关街基础设施提升改建工程工程项目...
2023-09-22
-
妈妈给儿子志工作业被气到双手痉挛!网友: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社会工作父母发包, 堪称一大难题啊, 为啥这么说? 因为岳阳就有一位爷...
2023-09-20
-
江苏恰当“六税两费”顶格减免额度
扬子晚报讯(路透社 刘丽媛)上周2年底,我安省快速反应鼠疫下发了“苏政...
2023-09-17
-
有些女生可能会说:不想要像穿搭三那样太极度随性休闲
气象条件随之逆凉,近期好多女教师都在后台给楚哥埋怨问道:又要借钱鞋子...
202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