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谁能记住叶玉清是哪位搭配

输送设备2020年05月31日

至今,也许没谁能记住叶玉清是哪位,但许多人,尤其一些老年人却对文昌镇发电厂记忆深刻。

那座赫赫有名的火力发电厂创建于1901年,断续地跋涉过大清帝国、辛亥革命、满洲国和文化大革命,于198 年9月24日完成它最后的使命。如果不是大港水库的建成,文昌镇发电厂还会继续它的历史,还会继续带给大家光明,虽然那光明并不是确定的,而且很不稳定。

“真不该拆掉它,太可惜了!”

2011年11月11日,具有文昌镇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双重身份的顾均打开叶文辉邮寄过来的快件,浏览着一张张发电厂老相片,不禁感慨万千。生于1962年4月的他还依稀记得那对高大股朴的实木门垛,记得那两扇柞木大门,和时常站在大门前胖胖的老头儿,以及一到五月就飘香的青砖院墙内侧的丁香花。如今,移民到新西兰的叶文辉也体态臃肿,假如仅凭相片是分辨不出谁是叶文辉,谁是叶秉桓,谁又是叶玉清,他们祖孙三代相同的遗传基因将彼此的相貌塑造得太相像了。而顾均的体态却和父亲顾五车大相径庭:当年的顾五车又瘦又小,明显营养不良,身高不足170cm,总是佝偻着腰,眼睛不得不总是盯向地面,似乎脚下有绵绵不断的宝藏,顾均却身高18 cm,体重更达到一百八十斤,络腮胡子,常常担忧那些不断袭来的富贵病;顾氏父子惟一相同的就是肤色,都是古铜色,被太阳蒸烤过的颜色,只是顾五车的皮肤因为牛马般的劳动晒黑的,顾均却是因为日光浴。

2004年7月,得知那片老建筑被拆除,顾均到狼藉不堪的现场走了圈,回到家就大病一场。他曾走进镇政府,也曾走进市政府,要讨个说法,却被扣上阻碍城市建设的大帽子,被叫到政协主席办公室里谈话。涉于种种压力他缄默了,内心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只好千方百计寻找关系,搜集起记载时光的老照片和老报刊。

叶玉清栩栩如生的形象是通过那张陈旧泛黄的《北七屯晨报》寄居进顾均记忆里的,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男子西装革履,毫无表情的面孔凝视向前方。顾均的视线无意瞟向他的右手,那只手纤细得如同女人的手,捏着当时时兴的西洋礼帽,显然从没劳作过。的确,叶氏家族在文昌镇属于响当当的大户,拥有大量的耕地和山林,也拥有几条街的房产和各种各样不相同的生意,文昌镇最早的商店也是叶氏家族经营的,不过早已于1955年被政府强制没收;1994年拆迁叶氏家族的一栋老宅,还挖掘出一瓦罐银元,里面足足塞了两百枚民国时期的银元,和几张包在重重油纸和马草纸里的美钞,可惜它们被那些建筑工人哄抢瓜分。而就在一百年前,1894年4月受到西洋文明熏陶的叶家将其十三位青年子弟辗转送到欧洲,学习科学与文化,那里读过私塾的叶玉清不过十八岁;三年后,叶家十三位青年子弟发生分歧,其中五位经过多佛尔海峡,乘船跨过大西洋到了美洲,其余八位继续留在欧洲。

1898年1月16日,捏着《震旦报》,读着左拉的‘我控诉’一文,叶玉清离开法国,7月到达上海,得知大清政府正在进行维新运动;等回到文昌镇,和长辈聊天,知道了《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和哈尔滨的华俄道胜银行,也知道了镇里的许多逸事,诸如那个苏格兰人的鸦片生意,以及他在镇里的几位情妇和若干私生子。由那个苏格兰人,叶玉清联想到自己的法国女人;那个高大金发法国女人在德累斯顿和他同居了三年,最终带着他的子裔离去,据说跑到里昂嫁给了一位波兰印刷工人。也正因为这桩事,严重打击了叶玉清的信心,让他回想起童年时流传母亲和婶母之间那个关于俄罗斯女人尼娜的传说,令他不禁担心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也会遭遇到类似的厄运,致使他抛开自己的兄弟叔父提前回国。大概正是基于不堪爱情的原因,他才会于1898年8月搭车去了萧镇,走进那座著名的喇嘛庙,瞻仰了耶稣石像,倾听了一刻钟喋喋不休的布道,然后踅返回文昌镇。

提出成立发电厂的想法,并未得到叶氏家族的支持,那些长辈们大概听到叶玉清在德累斯顿的荒唐事,便一门心思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也就忽略了其他事情。二十三岁,这个年龄在当时已属于大龄,万一他的荒唐事广为流传开来,是很难找到门当户对的女人。不过,还好,基于他的留洋身份,很快就有人家应许了婚事,并于1898年11月成了亲。

成亲的次日,天空飘起场大雪,整座城市陷于迷离与湿润之中。落地的雪松松软软,足足有一米厚,没过了膝盖,所以家族中有人断言,留过洋的叶玉清日后不是大富大贵,就是大灾大难。嫁他的女人是文昌镇大户殷氏的女儿,名不昭,字湘君(注1);洞房花烛夜的她娇羞不已,不肯脱掉衣服,也不肯让他熄灭蜡烛,所以他只能默默陪了她一夜。正因为如此叶玉清不喜欢这女人;他的不喜欢不仅仅因为她的娇羞,还因为她只不过十六岁,不懂得男女风情。直到九天后,叶玉清才和这位殷氏女子进行了真正的洞房。

俗话说,败也萧何成亦萧何,虽然叶玉清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却由此得到现实利益。叶殷氏不仅带给他不菲的嫁妆,也带给他一个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使他得以开始实施自己的宏图大志。利用自己留过洋的优势,他说动了丈人殷鉴,家境殷实的殷鉴又成功说服了拥有大片土地表亲李复奎和创办《北七屯晨报》的内弟刘鲁根,潘龙、付风俩人通过刘鲁根侧身于股东的位置。

筹集好资金,效仿西洋人成立董事会之后,他揣着激动到萧镇给尚留在德累斯顿的兄弟叔父发了封电报,恳请他们联系自己的忠于卡扎菲的坦克被炸毁。老师德国物理学教授费力克斯(Felix),委托他为自己订购发电机组。发完电报,捏着份从喇嘛庙买来的两份散发油墨香味的《北七屯晨报》,走在萧镇欧化的街上,想象着将来整个北七屯都沐浴在灯火通明的电灯下,他不禁踌躇满志,又绵绵回忆起在欧洲的生活,虽然前后仅仅三年多一点,但那里的建筑、火车和工厂令他印象深刻。和金发法国女人同居时,他就常常陷入想象,觉得自己可以凭借家族的力量改变文昌镇,乃至整个北七屯,将日本人、英国人和俄国人的势力逐出去,将叶氏庞大的商业触角延伸至满洲全境,甚至是西伯利亚和日本。

据费力克斯称,德国人就很欣赏亚洲龙,学术界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主张和大清国以及米国结盟;而能够达到诸多目的的基础就是电力,就像费力克斯说的那样,有了能源,才有了进步,才会拥有工厂、铁路和轮船,甚至是火力强盛的军队。当然,费力克斯也颇欣赏这位略显肥胖的亚裔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学生回国后一定可以大展鸿图。

显然,好事总是多磨,经过半年的勘测,选厂址,建厂房,等待发电机的到来,和喇嘛庙关系良好的刘鲁根甚至还通过喇嘛庙聘请了两位俄籍犹太技工;可先是居住在德累斯顿叶玉清的堂叔贪污了一部分款项用于花天酒地的生活,后又因为布尔战争(注2)耽误了运载发电机那艘船的航期,等发电机运到上海,换装到一艘大清国的货船行进到渤海,又逢到十几艘英法美意德日各国海军军舰演习,被强行登船检查。那套25000kw发电机组运达大港镇,已是1900年4月15日,一群拳民冲进两座大港港口,勒索了不少银子,还险些将经过颠沛运来的发电机组推进乌里河。

发生的这一连串事件,以及漫长的等待不仅使叶玉清焦灼万分,忐忑不安,也令殷鉴和刘鲁根这些已经投入不菲的股东产生悔意。义和拳们没能毁掉被叶玉清视为宝贝的发电机组,那些溃不成军的四门炮营兵们和煞神般的俄军也没能毁掉它。1900年10月,六名持着毛瑟步枪的营兵越过残垣断壁的围墙冲进厂房,索要了五十五枚大洋,两只鸡和犹太技工的一只怀表;1900年11月,一群俄国士兵冲进刚被营兵劫掠过一次的厂房,那俩犹太技工守在发电机组前,用整整六坛烧酒贿赂住他们,才使得它们逃脱掉681高地的克虏伯大炮的命运,没有成为俄国人的战利品,所以才有了1901年4月隆重的开张庆典,才登上刘鲁根为惟一董事的《北七屯晨报》头版头条。

如果不酗酒,那俩犹太技工一定是勤劳的工人,最起码会令他们的妻儿幸福。但就像那位著名晏子所下的断言,南橘北枳,原本勤劳善学的犹太人长久生活在俄罗斯,也不知不觉成了酒鬼,从早到晚醉薰薰的。所幸发电厂的业务量不是很大,文昌镇的居民并不认同这种新能源,认为从一条条线里钻出来的火自然带着邪气,侵夺人的阳气,也一路破坏这座城市的风水,所以才会纷纷抵制。

1905年,北七屯成为日俄清三方的中立区,兄弟联合发电公股东们的分歧首次公开化,久久没见到收益的股东们大闹发电厂,叶玉清不得不乞求自己的丈人殷鉴,以求抚平股东们的怒火;可被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去了。在丈人口中,叶玉清天生肥胖臃肿的身躯也成为一种罪过,被指为不尽心尽力和没心没肺。不知不觉,叶玉清成为文昌镇大户人家议论与嘲弄的对象,那些人都以他为耻,教育子弟时也常常拿他当反面教材,以做警示。也就在这一年的 月,他的婚姻也不期出现问题,已为他育有一子一女的殷不昭不再是叶殷氏,哭闹着向他讨到一纸休书,留下一对儿女及陪嫁的三处地产独自一人返回娘家,两个月后改嫁到武运镇,成为苏家的四姨太;殷不昭嫁过去的次日,日俄两军在武运镇发生激战;激战正酣,她的男人站在窗口,一颗流弹不期而至,恰恰击中他的其中一枚睾丸。

遭遇到事业与婚姻双重打击的叶玉清最颓废的时期是1906年,他的一对儿女被迫送给自己的兄弟,为了养住两位技工他不得不卖掉两处地产,倘若不是恩师兼益友费力克斯的一句话,他早就放弃了牵扯掉巨大目的是让他辞职。她说精力与金钱的发电厂。那一年里,他酗酒,闲逛,任由厂房里杂草丛生,听凭涂满柏油的电线杆生虫儿,偶尔到大港镇看货轮,或者到萧镇教堂冥想。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在德国,在欧洲可以运作的发电厂到了文昌镇就水土不服。他分析了种种原因,最终归结为‘愚昧’两个字。也是在那一年,他无意间成为刘荟的众多男友之一。他一度认为自己又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正是为了不辜负她,所以才会振作起来,重新为发电厂寻找出路。可就在他拥有第一个客户时,刘荟却不再理睬他,这令他伤心不已。

也许命运就是一个玩笑,就像那句最俗不过的话,一个男人不可能事事都如意,叶玉清事业上的转机不期被个人生活的不快所取代。有那么一阵子,1907年1月,农历春节前的一个月,他几乎天天住在大港镇,为的就是能见到刘荟一面;他甚至借口办理业务,走进刘氏那栋位于德瓦码头的住宅兼办公楼,看到商恹恹的刘昌学,才恍然码头已有日子停运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说,自己是来询问码头什么时候重新营运,可他的眼神不经意出卖了自己,更令他忐忑不安的是刘一鹏的笑容,所以到了最后他神色不宁地走出刘宅,还险些在台阶上摔倒。另一方面,老天似乎要补偿他的三次不幸爱情与婚姻,一个月内居然多了许多家用户:木材厂、面粉厂和榨油厂,以及八九户俄罗斯移民。

雇佣工人铺设电线杆花费了他不少精力;那些所谓的工人不过是些进城讨生活的农民,有的甚至是从遥远的山东一路走过来的,他们拿着铁锹和尖镐,扶起柏油浸泡好的电线杆,却晕头胀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工人虽然勤奋,但不得要领,所以工程进展的很慢,总长十七公里的线路,足足用了两个夏天,而且遭遇到沿线居民的强烈抵制。

每一次谈判都令叶玉清头痛,有些居民漫天要价,有些则坚决抵制,他或者被迫支付本不该出现的费用(这些零碎费用加在一起陡然成为庞大的负担),或者不得不再另行开辟路线,绕个圈子,无形中将工程复杂化,而且浪费严重,往往会形成一个曲折的U形、N形或Z形才能够继续前进。面对这一切,本已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的叶玉清又绵绵思念起自己的三段爱情与婚姻,那本就是一截截的破败,如今在生意困顿的影子下更显不堪。1909年,一位穿着马褂带着腰刀的小吏走进发电厂,要求他缴纳自1901年起至1909年止的税费,并警告他不要再骚扰居民,不要再破坏邻里和睦。叶玉清陪着微笑向这位小吏点头哈腰,过后却怔怔地瘫坐在办公桌后面,长久凝思。

发电厂勉强维持到1910年,春节刚过,左支右拙的叶玉清在向同族的叔伯兄弟求助不成的情形下,垂头丧气地向昔日的丈人低头,将发电厂转让出去;这次,股东还包括了叶秉桓(拥有5%的股份),他九岁的儿子,所以他还要感谢自己的丈人。在这一纸合约之外,叶玉清和殷鉴及殷不昭还有着另一个约定,那就是放弃儿女的监护权。挟带着失败的情绪,在那张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叶玉清低头避开刘鲁根和殷鉴的目光,耷着肩膀走出办公室。走到那两扇柞木大门前,他回下头,向机房张了眼,眸子里满是晶莹的泪花,然后黯然离去。

自1910年 月15日至1918年7月4日,孑然一身的叶玉清一直居住在距离发电厂不足五十米处的一间泥坯房里,仅仅靠偿还债务后所剩无几的转让金维持生活。八年的时间,文昌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线杆遍布小镇的每一条街巷,那些富足人家纷纷扯上电并以此为荣,安上电灯,两位犹太技工培养出六名廉价的中国学徒,居民们也不再抵触它,相反常常带着羡慕的神情谈论这已经不算新奇的事物,谈论光是如何沿着一根金属线进入小小灯泡当中的,发电厂也开始明显赢利。

1918年,刚进入七月,《北七屯晨报》正热衷报道袭击了上海的西班牙大流感(注 ),邻居们从炎热空气里嗅到丝缕的腐臭味儿,以为瘟疫也要笼罩住这座小镇,以至于人心惶惶,许多富户携家带口逃离到乡下,或者满屋满院洒石灰和消毒水;几天后,腐臭味儿越来越浓重,而且越到叶玉清居住的那狭窄的泥坯房前味道就越发恶心。7月4日,这消息传到十七岁的叶秉桓耳中,年轻的发电厂董事慌忙领着几位工人赶过来,撬开门,看到叶玉清臃肿的身躯塞满一张椅子上,黑压压的苍蝇轰地散开,露出一张生满蛆虫的狰狞可怕的面容。

“1918年7月6日,一则不足五十字的讣告刊登在《北七屯晨报》第四版,他的葬礼只有被过续到苏家的叶秉桓在场,那时的叶秉桓还被称为苏秉桓。”顾均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档,一张老报纸的相片映在屏幕上;他瞥了眼,侃侃而谈道:“这和他刚从欧洲回到文昌镇创业初始阶段迥然不同,就像世间压根儿不曾存在过这人一样。”

注1出自【楚辞?九章】临沅湘之渊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注2布尔战争(BoerWar)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

注 指西班牙大流感。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於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流行性感冒。

共 586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应该说该作品是作者刚刚发表的《经历过几段破败爱情的慈悲医者苏敬业》的姊妹篇!作家以他的博达与高超的文学艺术功底,以极尽洗练流畅的文笔,为我们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时代特殊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叶玉清的命运遭遇。仔细品读作品,我被作家饱蘸感情与对主人公同情与不平的笔风深深打动!叶玉清有知识有抱负更不乏热情与坚忍,他为了一个简单的“发电厂”梦想奔走呼号,历尽艰辛,呕心沥血------期间的坎坷与不平真可谓是可歌可泣!我在作者的小说《经历过几段破败爱情的慈悲医者苏敬业》写过:特殊的时代加上他独特个性,注定他不会有所作为,偶尔的“光鲜”只是短暂的,甚至是不谙世事的道具,最后的结局仍然还是小人物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所共有的命运归宿:民族尚戴镣锁喘息,个人又怎能腾蹶?在作品的结尾我们看到叶玉清在愤懑孤苦贫穷无助下死去,读者一定会感到十分惋惜,十分痛心,惋惜他空凭一腔热血,最终报业无门,恹恹休鼓;痛心他久经磨难,最终还是难免梦想成空!而我们如果联系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不难得出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是合理的且是必然的结局!是啊,民族尚戴镣锁喘息,个人又怎能腾蹶?!我还是十分钦佩作家精炼到位的作品主题,它的高度与艺术魅力竟是如此震撼读者的心!能品读作家的作品的确是一件快事,欣赏作家特有的文笔所刻画的人物又是令人陶醉的事,但读懂作家的大气与深深的内涵之韵,又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作品,倾情推荐!【:翎雨】

1楼文友:- 0 10:27:29 佳作连连,钦佩作家才华横溢! 用吾心悟心与文学,创造新生活,感动自己也感悟人生!

2楼文友:- 0 10:29:2 作品中有些段落过长,为了简洁明了,我做了修改,如有不妥还望谅解! 用吾心悟心与文学,创造新生活,感动自己也感悟人生!

回复2楼文友:- 0 10:56:06 没关系,修改是好事。

这个作品,是系列作品《X城人物列传》中的一篇。

连云港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通心络好用吗
舒尔佳官方网站
相关阅读
我家爱人自始暖心,就像暖暖的大太阳一样

天一里面有多少主人公,可惜了花季,可惜了降雨,可惜了整整一个曾有。每...

2024-05-23
台球世锦赛:奥沙利文13-5淘汰马奎尔,第13次杀进世锦赛四强

斯诺克悉尼奥运会:奥沙利文13-5淘汰驼凯尔,第13次来犯悉尼奥运会四强 直...

2024-05-17
山水重逢,愈见人为 ——KOLON SPORT 可隆举办ODUMAK露营活动

紧接4月末发布全新轻巧的产品、希望大家亲密人为之后,韩国高端的产品品...

2024-02-29
“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

原标题 “失联”近半年后,董卿女儿终于有了取而代之最取而代之消息!明...

2024-02-22
孕七个月初产检“无胎心”,多和这些因素有关,孕妈可要注意防范!

两个爱人的人有一个自己的小宝贝这本是一件让人很开的事情。相信所有在幼...

2024-02-12
女人们过了50岁,夏天穿裙子记住“三不要”原则,显老不说还没气质

对于女人们来说,50岁是一个如此一来,无论是身体静止状态还是心态各个方...

2024-02-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