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肖雄忆述15年诗词情缘不尽诗词不尽情
15年前,北京青年报社参与策划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在京城扬起一股唐诗宋词的风潮。当年参加演出的乔榛、郑小瑛、濮存昕、肖雄回忆起当年情境,依然情难自禁。濮存昕说:这是DNA的一部分,是一种血缘关系。
《北青记忆 中国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将于9月7日在北京举行,丁建华、乔榛、肖雄、吴京安、迪里拜尔、康庄、薛飞、濮存昕等艺术家与85岁高龄的指挥家郑小瑛将一同合作,在舞台上放空心神,接续天人的愁思与感怀,用唐宋的风韵,触动现代人的耳膜。
15年前,北京青年报社参与策划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在京城扬起一股唐诗宋词的风潮,如今这个经典品牌将于9月5日至21日展开全国六省市巡回演出,其中,9月7日在京城的唯一一场演出冠名为《北青记忆 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朗诵会自1999年在北京音乐厅首演,至今已在北京、香港、上海、深圳等地演出过百场,但其间也经历了不少世事沧桑,英若诚、孙道临、夏青等几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相继离世,乔榛与癌症、脑梗病魔反复抗争,濮存昕每场不落坚持到“白了少年头”……15年来,朗诵者与诗词、舞台、观众之间互守着怎样的情愫,又在自己的心田衍生出怎样的故事?几位主创接受了北青报的采访。
乔榛
心境因诗词而豁达
2009年,著名配音演员乔榛得了脑梗,几次要与病魔甚至与死神斗争,但是他一直没有离开《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的舞台,乔榛说:“舞台和观众是我最大的梦想,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身体稍微好一点,我就开始演出了。起初,是坐然后为自己绑一个好的域名在轮椅上朗诵,后来我就能自己拄着拐杖上台了。每次演出,观众总会给我很热烈的掌声,甚至有观众站着听我的朗诵,这是让我毕生难忘的经历。”
忆及15年前演出的盛况,乔榛感慨万千,“当时,整个社会对于传统的东西都开始淡漠了,我们还担忧观众不喜欢这样的演出,第一场表演以后,观众的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以后的每一场演出,我们都更加精心地去揣摩每一篇诗歌,体会诗人们的心境、胸怀,让诗歌的情感在我们的表演中流淌出来。”
谈起这个主创团队,乔先生说:“我们的团队特别优秀,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探讨。我脑梗后刚登台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帮我推轮椅拿拐杖。后来濮存昕看到我的状态,对我说: 乔大哥,我想让你恢复得更好,你到我们北京来,这里有更好的康复机构。 其实他之前与这个康复机构并不相熟,为了我的病,特意去找院长说明情况,还帮我付康复费用。为我的治疗忙前忙后。这不仅是朋友之谊更是兄弟之情。而策划人之一钱程也多次从天津专程来上海探望我,帮助我重返舞台。”
长期沉浸在唐宋名篇朗诵中,乔榛自己也获得了一种“回馈”,乔榛说:“我朗诵的是《蜀道难》与《长恨歌》,李白和白居易都是生性乐观旷达的诗人,不断研读他们的作品,我自己的心境也豁达了很多。”
郑小瑛
难度再大 大家也没想过放弃
85岁高龄的郑小瑛恐怕是今年唐宋名篇朗诵会年纪最大的艺术家,今年她再度接手指挥棒,完全是凭着她对朗诵会的尊重与热爱,“在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唐宋名篇朗诵会的意义不仅是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更是引导观众们安静下来,体会古典文化的美丽,学会思考,不要畏惧寂寞,慢下来,静下来,这样才会拥有清醒的头脑。”
郑小瑛认为将古典文化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在年轻人面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在这个朗诵会上,我们的音乐都是交响乐,内容丰富,风格迥异,也是为每一篇诗词量身定做的,这也给我们的表演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乐队编制很大,所以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就会非常艰辛,每去一个地方,我们就需要与陌生的乐队重新排练,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但创作团队没有放弃这种高难度操作,大家都在不惜一切代价地把最好的效果呈献给观众。”
今年的全国巡回演出,对于85岁高龄的郑小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朗诵是即兴的,你得精神高度集中,时刻注意跟上演员的节奏,万一演员忘词,指挥要反应迅速地进行音乐上的补救。虽然十分辛苦,但我仍然觉得享受,我希望我们能在年轻人中间播下一颗种子,让观众们接近喜欢上我们的古典文化。”
说到与艺术家们的合作,郑小瑛充满了赞叹与敬佩,“他们都是国内大腕级别的艺术家,可是我们每一次排演,他们都是尽心尽力。他们中有好几个都患了癌症,可是这个演出,没有人想要放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乔榛脑梗动完手术后登台,他坐着轮椅上了台,到了台上靠着拐杖站起来,朗诵的时候就把拐杖扔掉,非常庄重地站在话筒前,这个画面给我触动特别大。前段时间吴京安遭遇严重车祸,他也没有放弃这次的巡演。”
濮存昕
曾经一字觅知音
15年前,46岁的濮存昕和父亲苏民一同受邀参与到了《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中。忆起往事,濮存昕说:“当时接受邀请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出于对传统文化、对美文的兴趣。我小的时候就常和大人们一起听朗诵会,当时并不明白诗歌的意思,仅仅是听,慢慢就记住了。而在学生时代,我是学校朗诵组的成员,通过听前辈老师的朗诵作品来学习,所以,1999年登台朗诵唐宋名篇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对于当年的演出,濮存昕老师清楚地记得父亲苏民朗诵了一首《岳阳楼记》,而自己则表演了《将进酒》。提到李白的这篇诗文,还有一件让濮存昕很感动的事情。当时演出结束后反响热烈,收到了许多观众的来信,在来信中有一位观众提到了《将进酒》中一个字的发音错误,还给自己演出时的情感表现提出了建议。濮存昕觉得是“一字之缘”让自己觅到了知音:“观众听得如此认真,可见,这不仅仅是我们演员在表演,现场观众几乎是用呼吸配合着朗诵的节奏,与我们共鸣,是观众的认真、热情让我们自信。“
谈到15年来《唐宋名篇朗诵会》产生的影响,濮存昕表示,诗歌朗诵会实际上是文化环境的需要、是一种寻根的过程,他说:“文言文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对于国人来说这是DNA的一部分,是一种血缘关系。所以,我希望观众、年轻人可以通过这种表演走进书店,去接触诗歌。我们起到的实际上是一个提示作用,是一个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
肖雄
十多年来始终在悟
“其实我是从观众做起的。”参演的肖雄老师回忆起这个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掀起一番热潮的《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时说,“最开始是濮存昕找到我说希望我来,所以,我去听了他们的第一场演出,一下就被这个形式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
肖雄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所朗诵的两个篇目,与濮存昕合作的《钗头凤·红酥手》还有刘禹锡的《陋室铭》。说起这两个名篇,肖雄表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有情节、情感包含其中,所以并不难演绎。但《陋室铭》可是让肖雄老师下了一番工夫,十年来“念念不忘”。肖雄告诉:“刘禹锡的这篇名作有内涵,需要朗读者的悟性,当时朗诵的配乐都使诗歌有很强的带入感,但我却觉得自己的朗读始终无法与配乐吻合,撑不住场。”而在多年后的一次排练中,当乐曲与诵读再次配合,肖雄感到这次才算合上拍了,在场的濮存昕也说,“合上了,这次合上了。”肖雄表示,在《唐宋名篇朗诵会》这么多年后自己才终于合上拍,这也许就是积累的力量,是一种修行。
对于肖雄来说,最令自己留恋的是当年的那个团队,“当时大家在一起很快乐,那是一种共同学习的愉悦,多年来很少有演出后台像《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的后台那样安静,每个表演者都在揣摩自己的诗句,大家都集中精力,期待一场完美的演出,那样的后台是安静的、神圣的。”
让肖雄老师最感动的一件事就是有一位观众几乎每场必来,而且一定会带着一台录音机。“当时的录音机是那种老式的,体型很大,那个观众就一直举着录音,他说是录给孩子听的,因为小孩子也对诗歌感兴趣,经常主动听这些磁带,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王谦)
脑出血前兆
漯河白癜风诊疗医院
治鼻塞流涕的药
-
教育部:切实做好全国返校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
中华民国行政院:切实做好全国性高等院校许多学生回校返台非典应付实习 ...
2023-11-02
-
微信朋友圈补丁“你的访问已被记录”,这波操作爱了爱了
网易朋友圈新功能“你的到访已被历史记录”,这波控制系统设计真爱了真爱...
2023-10-22
-
73年前紧接著包办婚礼:2人未成年,男方一脸无所谓,女方面无表情
就在昨天,一个片段刷影亦同,一位据传“大谷Spitzer”的帖子用户利用现代...
2023-10-20
-
投资者提问:请问贵司网络安全摆渡系统有哪些案例?
股票提问:请问贵司讯息安全渡口管理系统有哪些近来?董秘回答(安车检测...
2023-10-19
-
抱丢下别人超生孩子“调剂”一下,这事太虐心
作者|慕云清今天,广西省贵港市卫健局的一份受理转告序文着火网络,此事...
2023-10-12
-
上海警方抓获一适用伪造通行证违法嫌疑人
16日,长宁公安分局天山路派出所民警发现一男子恰巧从一辆无任何标识的商...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