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十一为了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梦想我回来了
人民北京5月21日电 今天上午,“圆梦中国” “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心路座谈会在人民社举行,九位“千人计划”入选者代表在此畅谈归来报效祖国的心路历程。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陈十一表示,希望可以改变中国的工程教育,能为国家的创新型社会做努力,能够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是他的梦想,也是回国的原因。
陈十一介绍说,他2005年回国做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已5年了。最近中组部“千人计划”的实行使他终于最后下定决心完全回来了。很多人经常问他回来的缘由,他自己很少去想这个问题,也很难讲清楚,也很难给出具体的答案,可能由于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吸引。很多人老前辈告知他,像他这样的人回来,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更大。
他是1987年北大的博士,后来去美国读博士后,后来在IBM等一些公司做科研工作,也做过管理。过去在美国的20年,是他学术生涯成长的进程。他做过计算物理、做应用数学,所以是在三个系做过教授,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回来之前在哈佛做讲习教授。在5年前回来之前,他作为一个国内拿了博士,用现在在美国讲是一个“洋博士”,在中国讲是“土博士”,这样一个人在美国很自然十分关注祖国的科学发展。所以1999年开始他常常回来做长江教授,在北京大学和其他学校进行科研教学。虽然感到很辛苦,来来回回地飞,但是也很高兴,为国家做点事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感觉有些困惑,有几个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同样的人在美国能做出很好的效力,为什么一样的在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在美国更有机会成为领军人才,为何国外的大学就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科学技术为支持的国家核心力却没有提高,在很多领域乃至出现差距。
他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工程教育到底哪里出错了。为什么他们的工程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制造,而缺少创造。最近他到一个地方做报告,他就问他们的学生,看看你们身旁的工业产品,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我们平常所有的现代产品,有哪些是中国作为一个民族来自主创造的。这是一个很使人发人深思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工学院,我们做到了吗?
他当时有一个想法,在中国创造工程的领域,应当从北京大学这样具有综合性大学开始,因为这样的大学更具有创新所需的主要条件,甚么条件?技术性、综合性、交叉性、国际性。所以回来可以改变中国的工程教育,能为国家的创新型社会做努力,能够把“中国制造”改成“中国创造”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是他的一个梦,这也是我为什么回来的原因。
陈11说,在美国20年以后,到了一个高度,在美国做得很不错,工作也很稳定,但是会想能不能真正做一件事情。所以,他个人感觉是抱着这样一个梦想回来。所以,200 年他向北大校方提出建议,建立现代化的工学院。学校的校长非常同意这个理念,让他牵头成立了由12个国际一流科学家组成的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实际上200 年就开始了,所以北大正式恢复了工学院,让他来做院长,当然“千人计划”实施了,他这几年还是来来回回,“千人计划”过去两三年他就完全回来了,放弃了在美国20多年奋斗的环境。和很多人一样,他感觉他回来了,他从来没有犹豫,也没有很多人的矛盾心态。他个人感觉回来很愉快,而且感觉是义无返顾的,就想回来做一些事情。
他非常感谢祖国和北京大学给了他这样一个纵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说有一点,人家问你有什么,中国文化让你很舒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能不能为中华民族尽自己本份的使命感,这类使命感,根是在他们的生活,根是在他们的文化。
陈十一坦承,之前有人讲,回来不需要理由,不回来需要理由。他基本同意这样的理念。刚才一公教授讲,他们作为一个学者,首先做好自己。人家请你来做领军人、将才、帅才,我们都要做一些事情。中国现在的研究条件很好,但是我们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可能会有文化的碰撞,我们需要有耐心、恒心、决心来做很多事情,很容易做的事情反而做不成。北京大学给他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北大工学院从上到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感觉回来这个舞台非常大,机会非常好。
作为研究来讲,他的学生以前很多要出国,最近几年,他们工学院的学生都留在了学校的实验室。所以他可以把很好的学生留下来,当然顶尖的学生还是要出国。从某种角度来说,继续开明办学,还是必须的。他们还需要到其他国家去学,还要继续和他们合作,才能继续提高他们。
另外,研究经费,他在国内的研究经费是美国的三倍。由于具备这样一些条件,2005年他在工信部,软件项目由他们负责,科技部97 由他们负责,国家把很重的担子给他们,感到在国内干得很舒服。他已经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博士后,而且把领导的团队带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去年召开大会,很多人说,今后产业内研究在中国,他们十分高兴走向了世界。
陈十一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很关心如何在思想、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能把北京大学工学院建好,吸引更多的领军人才来北京大学。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由于你要有突破性的东西。5年来,他做了很多事情。
北京大学工学院体制和人家不一样,在他心目中就是1所现代的工学院。很多工学院很强,但是北京大学工学院不做其他工学院的事情,做其他工学院做不好的事情,这就需要和其他的学院配合去做这些事情。其次,国家需求。国家这个工学需求你做,北京大学不能缺席的,我们也要做。第三,如何能够把北京大学综合性、文理的综合性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定位非常清楚。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我们建了五个系,14个研究中心,我个人感觉他们现在的水平相当不错。
他们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综合优势,把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建立成一个创新型的工学院。把北大的文科、北京大学的理科、北大的艺术融在一起,把他们研究的东西用工学体现出来,为社会做贡献。实际上在过去5年中,北京大学工学有500多项项目,工学院已成为北京大学第三名,大家有理念,有信心这个事就可以做下去。
北大要抓学科建设,要抓国家需求。国家需求,就是现在要讲产学研。中国大型的企业,比如中石油等国有企业和国际公司,比如波音,我们建立了理事会,让他们和我们合作,我们和地方上也有合作,比如绍兴、无锡、厦门、广州建立工学院产学研基地。我们有很多成果,有些已经投入生产,很多都已顺利完成产学研,已产业化。北京市领导来视察,我们做智能假肢,为残疾人服务。我们的研究得到很多中央领导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视察、支持。
还有一个,工学院要充分用好人材。学院响应中组部的号召,尤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回到工学院创业。所以,我们现在80%左右的留学生。我们工学院是北大“千人”最多的,北京大学好象20来个人,我们占了7个。这是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比较积极,所以我们又报了两名。我们希望5年左右,真正在高层次人才上能不能吸引到20个,我们有计划,逐渐来实现这个计划。
所以,我们也提出一个“北大创新地方创业”,把这些人引到北京大学来,有原始创新、有技术,和国企、地方企业合作。有150个人报名说要到北京大学参加研究型教授。我们预计每年要吸引50个左右。把北京大学作为一个创新平台来吸引这些人才。
陈11最后说,我们培养学术与产业领袖。我一直有一个理念,我经常跟学生讲,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比如我们弄教育,搞教育最关心的是它的出口,学生做什么,是我们的关键。我们的学生到哪去了,我们的学生在社会做什么事情,能不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我们在课程上进行教学改进。采取很多国际上的规范。让毕业生到社会实习,结合实际等等。我们建立了首个联合博士,在生物学工程与材料,我们与斯坦福大学弄跨文化设计,两边的学生坐在一起进行设计,我们弄世界课堂,那边的老师上课我们可以听,我们这边上课,他们可以听。让学生享受世界最先进教育资源,学生的眼界水平提高。
(来源:人民)
儿童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宝宝脸有点黄怎么回事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
- 上一页:2009年全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重点主要四
- 下一页:调控政策核心仍是控制房价
-
评剧《革命家庭》本周一央视播出
本报讯(美联社王洋)由副市长宣传部、北方娱乐界集团重点打造,青岛京剧...
2023-09-22
-
7同月起这些企业可以缓缴3个同月社工医保,且免收滞纳金
里面小不显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业化里面占有...
2023-09-15
-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霜
酒逢知己千杯不及,福州话不投机半句多。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唇九月寒...
2023-09-13
-
王鲁明当选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豪志当选青岛市国会议员
央广网青岛4年底19日消息(新闻记者唐磊)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2023-09-12
-
为什么不能随便给兄弟姐妹乱起名字
当中国从业者原是魔术师前十名,为什么不用随意给孩子们先取名为 给孩子们...
2023-09-07
-
安宁股份收关注函: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蹭概念”“蹭热点”炒作股价一般而言
安康股份寄出上海商业银行交易所关注函。子公司之前所披露,假企业5亿元...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