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你所不知道的铜话故事
兴奋,不仅在于这里的人们对铜都精神的传承,对现代影响照旧深远;更因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坐标上观照这座城市,分明就是安徽省乃至全部中国砥砺前行、改革创新的表征。
在记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号角吹响之际,7月5日,长三角采访团沪苏浙皖新媒体们来到铜陵,深入车间厂房,感受铜都文化,凝听铜都故事。
想当年,也曾“资源枯竭”
翻阅铜陵地图可以看到,这座小城面积唯一 008平方公里,承载着全国170万人口。以铜立市、因铜而兴。
过去,坐拥着有色金属富矿,这里最少十分之一的居民是当地铜厂技术工人,直接或间接参与有色金属生产制造工作。铜陵市也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电解铜生产基地,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电子材料基地和水泥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传统生产模式的逐步淘汰,这座低调沉默的铜都小城市一下子以“突起”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大家眼前,关于转型发展的话题迅速升腾。
10年之间,铜陵市上下“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积极探索创新转型“铜陵路径”。
目前,铜陵已形成了完整的铜产业链,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2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0.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5.4%,铜产业在GDP占比由90%下降到55%。
看如今,占据“半壁江山”
下高速路口,进入铜陵市,一个大铜鼎跃然眼前,释放着全国文明城市的信息,也昭示着一个千年铜都的现代文化。
城区各主要路口及社区广场前,散落着一座座铜雕塑。铜文化的印记在铜陵随处可见。
在上世纪80年代,家电可算是个稀罕物件,一台普通的日本19寸彩电摆在家里,能瞬间引起一条街区的轰动。如今,家用电器家家都有。这1风云巨变,主要得益于家用电器中导线技术的日臻完善与提升。
40年改革发展,40年风云巨变。走进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传来,一台台1250mm宽的铜带轧机正在紧张开展作业。
易志辉是这家公司的技术主管。采访他时,这个笑起来憨憨的中年人,就忍不住拉开了话匣子。他一五一十地介绍了公司的系列产品,介绍产品在电子行业的运用,如数家珍。
嫌泛泛的介绍不过瘾,易志辉将领到铜带生产车间。车间很大很高,室温燠热,才呆几分钟,人就汗流浃背。再加上机器的轰鸣声,更让心气烦燥。
"这是全球一条在运行的生产线!这是我们金威在行业里的自满!"望着他自信满满的神情,采访团对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队伍又多了一份敬意。当采访团向易志辉伸出大拇指时,他却话锋一转,说出了他的忧愁,“如今,无论是铜线,还是铜箔,我们国家在铜产业领域很多都领先世界,但惟独铜板制造,还有日本、德国走在我们前面。要想实业立国、技术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铜产业的领军企业,我们金威人必须只争朝夕!”
电气时代,只要用到电的地方就要用到电磁线,而电磁线中90%是漆包线,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就在铜陵。而精达的产品普遍运用在家电、汽车、船舶和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的高端领域。
“初战告捷。”走进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你可以看到比头发丝还细的铜绞线,而该公司合金细的甚至能达0.01MM,相当于正常人头发的7分之一。精达公司自主研发“多层分线排分线”“ 配重块”“自由组合式多功能分线板”等技术,相比国内主流工艺减少中间两个流程,提高生产效力20%,节约人力本钱15%。
“行业内普通绞合导线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到达饱和状态,而以新能源汽车专用线材、风电装备用线、航空航天等高端设备用线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则由于技术起点高、供应厂家数量有限,存在较大供应缺口。”精达公司总经理陈彬表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竞争力就是精达制胜的关键。“北汽奔驰,百分百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
换新颜,全靠“工匠精神”
提起铜陵,不能不提起“铜陵有色”。
9年来,针对铜陵有色“一业独大”,铜陵确立“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做优、做新战略性新兴。
铜陵华丽转身的奥秘被归结为“进军高端”。
“这里 0%的产品销往长三角,和很多长三角企业都是20多年的合作关系。”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彬介绍,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主导单位之一,这里一直是国内漆包线行业的领跑者。
董龙君同志是金威铜业公司熔铸分厂合金炉班班长,负责合金炉班设有芯炉组和无芯炉组的铸锭生产工作。
工作已有十多年的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铜陵人。在他的带领下,201 年芯炉铸锭生产从每天的2根提升到两天的5根铸锭,铸锭产量从2009年的2824. 45吨增加到201 年的1 79.012吨,产品质量从2009年的89. %提高到201 年的99.56%,并实现设备零事故,顺利完成该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刘中健现任金威铜业公司粗轧机组组长,201 年他带领全机组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实现粗轧机组产品产量、质量上新台阶。该机组全年生产铜板带通过量6万多吨,轧制成品近8000吨,占公司产量成品1/4,成品率较2012年提高20%。他所在小组连续多次轧制出180卷/月带材,其中670mm紫铜带卷单卷成品剪切量创7.9吨历史。
不论是董龙君还是刘中健,发现,这里一大半以上的人材都是本土人才。总经理陈彬也是一名从技术工人变身高级管理岗位的典型案例。
铜陵转型的成果得益于上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只唯能力选人材。
借东风,打造“卓着城市”
作为新中国的第 1铜工业基地,第 一炉铜水,第 一只铜业股票……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曾创下许多个第 1。
随着2009年铜陵被认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铜陵市前后召开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大会、全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工作大会,统一转型思路,谋划转型出路。而以铜维生的技术工人们则不断的破釜沉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高精尖领域进军。
为传承好铜都文化,铜陵上下采取了多项举措。
该市坚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5大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出现出一批国内国际同行业领跑者,有的企业乃至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始终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来往频繁。自建市以来,铜陵经济社会活动与长三角密不可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东向发展战略”,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加密切。
今年1至5月份,长三角地区是铜陵招商引资的主要来源地,全市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和实际到位资金中,来源于江浙沪地区的在建投资项目98个,到位资金140亿元,占全市引进项目的52.7%、总到资的56.4%。
“在很大程度上说,没有长三角,就没有铜陵。”铜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程双林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该市立足自身实际,在基础、产业、平台、创新、改革、开放、环境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接。
此外,铜陵作为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节点城市,该市积极明确自身定位,“创新发展试验园区、产业合作承接基地”,走好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肯定了水清岸绿产业优全国卓着城市的定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据铜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程双林表示,铜陵将搭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船,共享长三角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改革创新成果,期待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与长三角的合作,助力铜陵转型升级、迈向卓越。
薏芽健脾凝胶怎么吃早期血栓症状有哪些
孩子老流鼻血
-
表白最伟大的行为,是成全
也该留给自己。暗恋最了不起的举动,是动时时。你不爱人我,但是我动时时...
2024-02-29
-
一位“民俗外交使者”的30年
面庞清瘦、目光不屈不挠,待人接物率性儒雅——龙宇翔,一名出色的“民间...
2023-12-23
-
求函数最值,一般方法和解决办法,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求取formula_最绝对值的情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平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步骤,...
2023-12-16
-
传说中的“天选之子”?一考生选择题全选B,最高分出来后傻眼了
对于校内来却说最害怕的事就是“口试”,可是口试却又偏偏是逃不过去的死...
2023-12-15
-
2022招生预测分数线出炉?
2022年全国中考报名000人达到1193500人,比上一年大涨115500人,创下历史新颇高...
2023-12-04
-
河化的股份:第二大股东拟减持所持不超6%公司的股份
河化股票5年末20日公告,拥有者美国公司股票37,493,589股(占美国公司总股本...
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