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再次踏上长征,将走向何方? 2025年10月24日 作者:admin 10月19日,300余名青年代表抵达延安市吴起县,参加新时代第二次“再走长征”青年游行,“走进吴起,走向胜利”的鲜红色标语闪烁在他们眼前。九十年前,在同样的秋日里,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相信着光明,在南方甘肃的寒风中跋涉,在北方陕西的霜雪中扎根。站在陕西北部的大山里,回首望去,目光明亮,团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一座精神丰碑。第二届新时代青年徒步活动“重走长征”开始了。 “长征是宣言”:这句话让我们相信并表明,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别无选择,只能改变战略并进行长征。在此期间,他们穿越了11个州,翻越了18座高山,跨越了24条河流,走过了干旱的草原,攀登了雪山。此次行程大约为 25,000 英里。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合。长征期间,红军战士打了600多次战斗,攻克了700多个县城。红军损失营级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数百个团。红军长征在陕西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指出,“长征以我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不仅坚强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也培养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长征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第二届新时代“重走长征”青年徒步活动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延安举行。这项活动就像一把钥匙,默默地打开了历史与现实对话的通道。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树平说:“我们开展延安新时代青年行、再走长征等活动,组织红色说书大赛,展示‘一流’革命文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发展文化强国。他表示,要集中精力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打造高原f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推动长征精神代代传承,在三秦大地上生根发芽。甘泉县五里桥生态农耕 “长征是播种者”:在陕北播下奋斗拼搏的种子,是对历史的回顾。历经90年风风雨雨,长征精神早已融入陕北土壤。新时代,陕北人民正在坚强传承伟大党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他们奋力在这片红土地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成就了历史功绩。第五天,徒步团成员徒步穿越延安市甘泉县。李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经过的地方。青年代表们亲身体验了农业行走在被稻浪淹没的稻田中,体验“旱田变成稻田”的模式,见证了“稻田千斤稻、百斤蟹,双丰收”的丰硕成果。 2019年,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2024年,延安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867元和17705元。当徒步团的队员们放眼望去,吴起县的山峦叠翠,植被像一望无际的锦缎一样铺展开来,风过之处,森林起伏如彩色的波浪。站在山脊上眺望远方,山谷里长满了绿色植物,田野和山脊与色彩斑斓的森林相映成趣,偶尔有鸟儿在林间飞翔。延安市自称“溪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花了25年时间退耕还林,把昔日的“黄土高原”变成了“金山银山”。到“陕西北部省份和长江以南地区”。徒步团成员瞻仰塔山等革命遗址。陕西省正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地区)以“一条线、三线、十二片区、多点”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格局,实施形成丰富、特色鲜明的展示体系。陕西省科学划定管理保护区、专题展示区、综合文化旅游区和传统利用区,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保护格局。从旱田改田的农业模式,到黄土坡地蝴蝶形的生态改造,再到红根的系统化保护,年轻代表们通过节目的走一遍,让我体会到所谓的“播种者”从来不只是讲故事,而是用精神之火传递出来。最终让燎原之火不断燃烧,并让他们在周围创造变化。徒步活动“长征是宣传队”——青少年可以获得向上的力量。当长征斗争的成果挂在枝头时,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充当照亮年轻人心灵的灯塔,让更多的人感受历史,坚定前进的方向。伴随着秋雨的泥土,青年们在延安市甘泉县阁老村前的山上爬、走、爬、冲锋……1935年11月上旬,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在这座山上联合行军。穿越历史长河,新纪元向90年前在这里游行的年轻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这时,你们不仅是徒步者,更是精神的继承者。红色大秀《延安延安》的剧场里传来抽泣声。马演出结束后,纽约青年代表久久不愿离开。他们停下来思考、交流感受、拍照。这种情感共鸣,就是长征精神的力量。 穿越时空。 1935年11月5日,在一场特大暴风雪中,毛泽东面对300多名红军战士,发表了著名的《雪中讲话》。站在雪故事遗址前,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代表徐伯伦感慨万千,他说:“重温长征,是了解这个时代历史的第一步。作为一名外语生,我想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新时代的年轻人在雪史遗址上同一主题的思想政治课。仓本革命。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君俊卓 先生和电讯表示,面对当前挑战,新时代青年需要用“信仰”克服“承诺”的焦虑,用“奋斗”拒绝“欺凌”的心态,把“小我”融入“大我”,这一代人需要一步步走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长征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年轻人再次踏上长征,将走向何方?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队员们齐声合唱《让我们为国歌唱》。他们看到:在吴起县广场,我们正在与今年夏天的洪水作斗争。最后一个县的城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畏一切艰难险阻,进行各种祭祀的人们,随着鼓点节奏翩翩起舞,挥舞彩扇,舞起扬子。塔山脚下、延河河畔,“延安林”的“小批评家”“红围巾表演团”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故事。起点新闻客户“云长征”互动 迷你移动答疑节目中,年轻网友们了解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并竞相答题。此次徒步活动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礼堂圆满结束,歌曲《歌颂祖国》奏响: “歌唱你热爱的祖国,让我们从此富强起来。”我们的生活一天天改善,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青年代表们收拾行囊,以延安为新的“起点”,踏上了新的“长征”。那么再次踏上长征的年轻人又要做什么呢?更完整的答案,就在于他新的“长征”之路上。 上一篇何小智总裁首先出现在直播中并表示,购买价值30万元的产品,将获赠一辆SUV。下一篇 紫牛热点|“感动中国”的清华女孩当妈妈了!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评论 * 显示名称 * 邮箱 * 网站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